语文课不能丢了文化之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4-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时下,一些教师的语文课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语文课丧失吸引力了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人文性的削弱,是当前语文教学丧失去活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然,语文课堂人文性与文化性的缺失,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一是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语文教学重“知”而轻“文”;二是语文应考模式僵化,语文学习急功近利;三是教材内容陈旧,缺少生命活力;四是社会发展迅猛,人文精神被严重弱化。这些原因又都有着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忽视语文学科这一传统文化载体的文化传承功能,不能真正理解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和真正价值。

    虽然高考制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但高考作为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依然是巨大的。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现在的高考没能真正定位语文学科的文化审美传承功能,过于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过于注重知识性的语言考查,忽视文化素养、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于摸得着的字词、标点符号、病句等基础知识,强化训练,陷入题海战术;对于摸不着的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理解应用知识,空谈方法,不求甚解,纸上谈兵。客观试题的标准化和主观试题答案的唯一性,都从根本上束缚了本该具有人文性、艺术性、充满美感的语文教育的发展,致使课堂不能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引导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只注重知识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正难堪地逐渐成为一门边缘学科。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无力改变重理轻文的社会现实环境,无力改变僵化单一的应试模式,无力改变单薄机械的教材文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

    教师要内化语文学科价值,重塑语文教育理念。不能把以人文性熏陶为核心的语文学科简单地等同于以技术训练为核心的科学学科。语文教育应充分体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应有的地位以及汉语言文化的独特优越性,从而建立一种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己之能,尽己之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为语文教育的振兴,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应做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第三中学)